Friday, March 5, 2010

油棕扩展为升温带来新压力

【犀乡溪语/黄孟祚专栏】正当全球气候变化峰会即将于12月在哥本哈根揭幕之际,国际社会对油棕发展碳排放的关注也达到了一个高潮。


刚于11月初在我国首都举行的第七届可持续油棕圆桌会议(Roundtable Sustainable Palm Oil,简称 RSPO)上,一项倡议限制棕油碳排放的提案,在马来西亚与印尼油棕业的大力反对下遭延后。RSPO的主席维斯(Jan Kees Vis)事后向媒体发言称,他对此感到失望。

RSPO成立于2002年,发起人为世界自然基金会(WWF),会员包括棕油相关利益各造,有政府组织、非政府组织、金融业、油棕种植及棕油生产与贸易商等。其宗旨在于提倡可持续棕油的生产、贸易与应用。经过了七年的商议一份可持续推测刚于去年(2008年)通过,在此推测下该组织于今年开始颁发认证于符合要求的油棕种植业者,例如Wilmar与IOI。不过目前已获认证的棕油只占总产量的4%。

油棕是生长在热带的植物,其主要产品除了作为食物之外,也广泛地被认为可以充作化石能源的替代燃料,因此在广大的市场需求下,发展神速。目前我国与印尼的棕油生产占全球市场的75%。

现今社会的文明已越加关注产品与消费的可持续性,以及必须保证其对社会与环境友善无害。我国从橡胶及可可园丘改为油棕种植的土地已达致饱和点,大部份荒置土地和灌木林地也都已尽被利用。其他可供油棕种植的森林地和泥煤湿地,正大幅度地被开辟,特别是砂拉越和印尼的加里曼丹。类似的发展也正在南美巴西等雨林区蔓延开来。

不能将森林转为油棕园

世界农林业中心(ICRAF)最近的一项研究显示,油棕园丘地面的固碳量在棕树25年的生命周期间,每年每公顷少过40吨,较伐过的森林每年每公顷70吨至200吨少许多【注1】。另外科学研究也发现油棕园的碳表现呈成长。这就是说油棕业是在制造碳债(Carbon Debt),因为以棕油充当燃料要比化石燃料排放更多的温室气体。尤其是湿地泥煤地排水会将大量碳排入天空。这种生物柴油并不环保,因而不应受鼓励(参看本栏《离谱的棕油推销宣传》)。

基于这些科学的依据,RSPO原本要在11月的会议中寻求通过限制新种植必须在地面碳存量少过每公顷40吨的土地上。那就是说不能将森林转变为园丘。环保组织认为如果这项限制不获采纳,则RSPO的认证必将失去意义。甚至有批评其为一项新的“绿洗”(Greenwash),对缓和升温不但没有好处,反而使之恶化。正基于此,RSPO的发起人世界自然基金会也饱受其他环保组织的批评。

据估计,森林的消失与退化造成了近二成全球的温室排放。其实RSPO的新准则内容还未包括限制湿地(地下储碳)的开发。较早前于9月12日砂拉越非政府组织——婆罗洲资源(BRIMAS)曾吁请政府停止分配湿地于油棕公司。因为湿地的开辟在缺乏适当监控下,开放焚烧的清芭活动,制造严重区域烟霾问题,伤害社会公众。而许多被开发的湿地原为原住民的习俗地,这往往是在当地人民不知情或未给于许可的情况下被抢走。

印尼曾决定在今年内开辟二百公顷的泥煤湿地为油棕园丘,环保 团体批此举为“不朽之错误”或“愚蠢的纪念碑”(a monument mistake)【注2】。显示当今印尼政府并没从苏哈多的百万公顷湿地稻田的失误中学到功课。

国际知名贸易商如Unilever和Nestle有意依靠RSPO认证制来履行其企业良知,以便遏止森林消失。这也是符合消费人,特别是西方社会的环保意识。然而,正如木材认证制与合法木材贸易协谈 (FLEGT-VPA)所面对的阻力一般,我国与印尼的油棕业者选择自私与短暂利润的策略,全力阻止RSPO新准则的设立,使RSPO的协谈陷入僵局。

砂拉越的油棕种植人公会(SOPPOA)坚持拒绝将温室排放的问题纳入可持续棕油的准则中。彼等强调土地与森林的开发是一个国家的主权,RSPO无权干涉。显然,他们认为业者的既得利益是不容妥协的。他们中间许多已获得开辟湿地的执照,而社会与环保的利益显然不是他们的优先顺序。

虽然公会所发布的文告声称油棕园丘会为当地人民带来好处,及改善贫穷的问题。可是,大家都晓得本地大园丘有八到九成的劳工是外劳,彼等在受严重剥削下领着低酬糊口。单就这一点,种植公司就已违反了现有的RSPO准则。从这个角度来看,认证制是不能将环境与社会问题分开来处理的,而RSPO至终恐怕将流失于没有果效的空谈。


【注1】参看Meine Van Noordwijk, Sonya Dewi and Suseno Budidarsono, Carbon Footprint of Indonesia Palm Oil Production: a pilot study, World Agroforestry Centre (ICRAF) July 2009.
【注2】参看Editorial in the June issue (2009) of Frontiers in Ecology and the Environment.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