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犀乡溪语/黄孟祚专栏】常被歌颂赞赏的月亮,不但可以代表“我的心”,原来其引力作用还蕴存巨大的潜在能源。据估计,潮汐、海流与浪潮能发动比风力更强的电力,也较太阳能更贯恒可靠。
今年3月6日的《商业周刊》(Business Week)新闻评论称,美国纽约城东边河道潮汐电力计划的启动,象征水利能源的新旅程。设置在曼哈顿(Manhattan)与昆士(Queens)之间,距岸一石之遥处,水面下十公尺深的六个螺旋推进器,昼夜不停地为当地一家超市提供200千瓦的清洁电力,相当于其高峰用电期的一半需求。
潮汐发电计划虽然还未列入布什的替代能源议程,但环保组织与绿色团体已看好这项刚起步的能源。水力发电当然不算新事,早于上世纪30年代开始,大型水坝就开始在世界各地兴建。不过,这项曾被大力宣扬为没有污染又可更新的能源,在经过四分之三世纪的考验之后,早已发觉其不见得是清洁。
研究指出,水库所淹没的草木有机体的腐化过程,会制造相当于石油燃动发电站所造成的天空污染(每份沼气的温室效应相等于二氧化碳的20倍)。何况大水坝截道断流,还造成生态和其所引发的社会冲击,如社群迁徙、疾病传播、河流生物干扰、海水入侵、地下水位变化及上下游居民生计受影响等等。
潮汐海流的能量捕捉可避免这些负面影响。每分钟30转的旋转器对鱼类是友善的。它潜入水中,不像风力发电站会造成视觉和听觉的干扰,而水流的推动力也强过风吹。
太阳光的照射虽普遍和充沛,但囿于气候有其阴暗的时候,造成不一致的供应。只要地球与月亮继续旋转,潮汐海流就会忠实地报到。乡村长大的孩子,从小就知道阴历对农业运作的重要性。居家近小河边的儿童,很早就懂得到河里戏水游泳的时间表,每月的两次高潮就是孩子最快乐的时光。砂拉越的成邦江镇(现称斯里安曼)每月两次可看到鲁巴河巨浪涨潮的壮观景象,冲力巨大;当地原住民称之为梦娜(Benak)(见吴诰赐着《初三流?十八水》)。
在目前国际石油价格高企不下之际,我国人民也深受汽油价格在本月初再度调高30分的冲击。此时应是全体对能源的应用和开发作新思考的良机,一味埋怨当局或消极承受都不是正确的回应之道。我们必须正视过分依赖传统能源的问题,理智地检讨能源政策来应对目前的石油危机,才不至于面临更多的痛苦。
除了美国,欧洲的一些国家也在推行潮汐能源计划。葡萄牙海岸的潮汐电力站可生产两千五百瓦的电力,来满足1500个家庭的需求。供应商期望到2008年时为一万五千个家庭提供电源。
倡议者认为,潮汐能源比较可以估测,不像水力发电站,必须依赖雨水或雪积的溶化来令河水流动。气候的变化或干旱,往往令水库失能。这项新颖的水文动力(hydro-kinetic)系统较少依赖变幻莫测的天侯。美国维基尼亚科技的高级研究员哈格曼(George Hagerman)指出:“你不知下一个钟头是否有风吹,但你可预测一千年后的潮汐。”
实际上,早于上世纪80年代,纽约东边河道的潮汐计划即已提出。然而,由于石油价格在经过70年代的供应危机之后,新油田的发现又令其价格下降,而使该计划失去了经济竞争力,其研发(R&D) 也就停顿了下来。当今石油价格空前飙升,重燃了此项替代能的研发。
评论认为,石油消费的津贴不利替代能源的开发与采用,因为廉价汽油只能导致滥用和浪费。只要我们稍作观察,就可发现我国自去年七月以来二度的石油价格调整,并没有改变一般人驾车的习惯。有钱人仍然在换更大耗油量的新轿车,普通的有车人士,照常在等候的时间开动汽车引擎。国家政策在鼓励人民继续消费石油,而一次两角、三角的起价,只能带来渐进式的不适,不足以唤醒大家去作一次重大的改变。
或许我们应该取消任何的石油津贴,因为即使是没有津贴的油价,也未能反映汽油的真实价格。生产与消费石油的许多成本都已转嫁给了社会与环境,如污染和二氧化碳的释放。
环保主义认为只有消费人负责本身的行为时,环境与能源的问题才有希望获得解决。至于穷人付不起的争议,则属于社会分配与国家管制的问题,不可将之归拼在能源问题上去考虑。
在此,我建议政府把省下来的石油津贴钱投资在潮汐能源计划上。月亮能!
Friday, October 9, 2009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