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October 9, 2009

砂森林管理企业化的新企图

【犀乡溪语/黄孟祚专栏】土地与森林乃属于州政府的权限,这是我国联邦制度下的一项分配。砂拉越立法议会在1997年通过砂森林企业法令,继而将原属森林部的大部分职权移交给新成立的森林企业有限公司。显然这是自前首相马哈迪于1980年代初提倡私营化以来,州属公共事业的发酵表现。


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如佐摩(Jomo)和哥梅斯(Gomez)等已详细分析私营化项目未提升效率的情况。砂森林企业方年龄尚幼,其效率尚待评估。不过其欲走向全球的雄心,倒是叫人刮目相看,其企业哲学的愿景(vision)就列明:要成为全球认可的热带森林保育与产品的领袖。它目前正申请加入国际自然保育协会(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简称IUCN)。

IUCN成立于1948年,是全球最大和最重要的保育网络,会员来自82个国家的111个政府机构和超过800个非政府组织,以及181个国家逾一万名科学家。IUCN的总部设在瑞士,共有一千名职员分布在全球62个国家中,其主要的宗旨是改善自然生态为人类提供服务的科学理解,藉以保育许多濒危的动植物品种。

西方关注森林保护的团体对砂森林企业欲加入IUCN感到不对劲,这是因为自1980年代后期,砂内陆原住民社群设路障与伐木工业业者发生冲突以来,他们就开始密切监视砂州的森林管理问题。国际社会也对本地伐木工业所涉及的原住民人权议题倍加关注。

砂州政府不断强调其伐木条例符合良好林业管理标准,并于1990年代初邀请国际热带木材组织(ITTO)组团实况调查。报告指出,砂伐木法律与条例的执行差强人意,并建议每年木材砍伐量限在920万吨之内。然而,政府对这项建议有自己的诠释。过去15年来,每年的伐木量仍远远超过所建议的。

社会冲突也不断升级,1998年以来本南人入禀法庭,要求州政府取消将其所拥林地拨给伐木公司的执照,并阻止伐木公司进行伐木活动。本南人这项寻求公平的法律行动,赢得了人权及环保团体的热烈支援。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强权的砂州政府并未见要解决伐木执照与原住民习俗权益之间的矛盾。法庭的诉讼申请至今已进入第九年,却仍未安排聆审日期。另一方面,这个分配给一家以美里为基地的林业集团之执照纠纷林地,却成功申请到由我国木材认证理事会(MTCC)签发的可持续森林管理认证。这不但意味着该公司的木材产品可外销海外市场,尤其是西欧国家,贴止绿色标签还会合理化其在本南人传统森林砍伐木材的举动。

一年前当本南社群获知有关认证后,即向有关当局及木材认证理事会提呈了一份由14位村长和逾600村民连署的抗议书,但至今仍无下文。木材认证理事会被批评违反了其所设定的准则,就是须尊重当地社区的权益和拥有清晰明确(无纠纷)的森林执照权。本南人也曾致函木材认证理事会,要求它收回认证。木材认证理事会竟声称对有关纠纷不知情,但承诺会在定期的实地监督访问中寻求解决方案。虽然这项延迟(原本是每六个月一次)的监督已于去年10月展开,可是三个月后的今天,木材认证理事会仍未公布任何报告,再次违反了其准则所标明要有透明度的承诺。

国际社会对我国的作风不敢恭维。去年12月公布一份由21个国家64个非政府组织所签署的抗议书,吁请西欧市场勿承认木材认证理事会认证的木材产品。西方非政府组织矢言支持弱势原住民社群的斗争,并力图阻止欧盟接受由木材认证理事会认证的产品。

可持续管理认证的木材产品不单在西欧可获得更好的售价,而且也逐步成为西欧政府所规定要采购的木材。我国木材产品目前大部分销至东亚,而除了日本外,这些国家并未要求标签或采购规划;不过,我国绝不会轻易放弃西欧诱人的市场(目前占出口量的16%,收入却占32%)。这项寻求可持续森林管理的努力原值得赞赏,但若只是一项粉饰门面的动作,则我国肯定无法在愈具监察力的绿色市场内赢得信誉。

同样的,砂森林企业有限公司欲加入全球保育大家庭的宏愿,如果只是另一个国际公关动作的话,则其所面对的阻力是可以预见的。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