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犀乡溪语/黄孟祚专栏】三年前参观奈罗比的博物馆时,深为人类起源的展述所吸引;其中一项令这个东非国家感到骄傲的事,即考古学家认为肯尼亚北部图坎纳湖(Lake Turkana)乃最早的人类居住所在──那里发现160万年前的早期人类遗骸。
今天在这同样地区居住的游牧民族正面对着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去年的大干旱使他们所有的牛只全都死亡。当西方援助机构献议供应新的牛只时,他们却不愿接受,而是希望获得较耐旱的驴与骆驼;他们显然意识到干旱趋势已不可逆转,牛羊已不能在当地生存了。
游牧社群除牲畜之外,几乎没有任何其他东西可赖以为生。全球变暖及气温变化首先暴露的社会灾难,就发生在这些沙哈拉以南的非洲干旱地区。近几年来情况不断恶化,而游牧社群较农民及城镇居民受害更甚,他们甚至须花数周的时间步行去寻找水源。
自1980年代以来,西方的救济每年几乎都增加三倍,而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提供金钱让他们去购买食物。这种短暂的援助方案,说明了要恢复受害社会自力更生的机会已毫无可能。
十月是所有东非地区从埃塞比亚、索马利亚,到坦桑尼亚都期待一些雨水的时候。去年那场雨就没有来过,今年再不来的话,估计会有1100万的人民要面对饥饿与死亡的风险。
英国哈雷气象预测研究中心本月初发表文告说,全球三分之一的土地将因干旱而不适宜任何农业活动。科学家还警告称,这项估计不十分准确,许多其它温室效应的因素尚未考虑在内,情况可能会更糟。
《基督徒援助》(Christian Aid)的一名发言人称,这俨然是向数以百万计的人民宣判死刑。要容纳这么庞大人群的移民,绝对不是贫穷国家能力所及;换言之,这种大规模社会灾难,也要为先进国带来重大的援助挑战。
哈雷中心的干旱严重性指数(PDSI)显示,中度干旱的全球面积会从目前的25%提升到2100年的50%;严重干旱将由8%增到40%,而极端干旱会从3%升到30%。完整的研究报告,将于本月底在水文气象学杂志(Journal of Hydrometeorology)发表。
然而,目前富裕社会却仍继续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京都协约的“热气”仍在上空漂浮。美国与澳洲尚未缔约,以便让工业国于2008年将排放量降至1990年水平下的7%。协约规定发展中的国家也须于2012年达致减低排放二氧化碳的目标。然而,按目前的趋势要成功达致目标实不能太乐观。那些正努力迎头赶上工业国发展列车的新兴大国,如印度,巴西和中国,恐怕更不会慎重看待把京都协约目标。
11月初新一轮的京都协约会议将假奈罗比举行。英国政府有意广泛地宣传哈雷中心的研究报告,并希望籍此引起各方的关注。一个由环保组织与独立媒体所组成的气候诊所团体(Climate Clinic)正努力向政治工作者游说,以使政府对气温变化采取更严厉的行动。若奈罗比会议不接受这份报告的话,我们将难以想象不久的将来千百万人死在干旱中的景象。
在我们这个具充沛雨水的国度中,谈论干旱灾难,无异同夏虫语冰。目前烟霾的问题已够烦了,那管得了遥远的非洲穷人。可不是吗,迷蒙的天空和上涨的油价,丝毫没影响我国尤其是大城市的驾车热潮。
只是我们总不能老庆幸身处无天灾地区,而在无远虑之下,不做任何深思。政府级气温变化
委员会(IPCC)预测热带地区的雨水,正逐渐往北温带地区移转。一旦气温变化加速时,雨量逐减就会将已恶化的雨林土地转变成沙漠。也许那些受估计的干旱无生产力的土地面积,就包括了我们所居住的热带区域,那我们不是就要成为“新沙哈拉”的居民了吗?
Friday, October 9, 2009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