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October 10, 2009

外国人煽动论

【犀乡溪语/黄孟祚专栏】自七月下旬以来,北砂内陆慕禄国家公园以南二、三十公里的伐木及园丘(种树与油棕)执照区内,有通路遭当地本南人设立障碍阻止车辆经过。本地报章说有四家公司受影响。读者若没有阅读国外媒体或网站新闻恐怕至今还不知道所指公司为谁。如果受阻的公司就是所描述的所谓受害者,那又有什么隐蔽的必要呢?


曾到路障实地采访的法国通讯社(AFP)于8月23日报道称,四家公司为三林、常青、升阳和启德行(乃被列为砂六大伐木或种植公司中的四家,只差大安与WTK。本南人与他们对比,犹如圣经故事大卫与歌利亚)。大家都知道除了三林,其他三个集团也是本地数家报章的拥有者。这个联系就叫读者不难了解为何这些地方主流媒体会三番四次地引用内陆选区(Bakalalan)州议员尼逊巴兰(Nelson Balang)的话,怀疑四名法国通讯社的记者就是外来的煽动者,不惜腾出版位重复刊用由木山公司负责人所拍摄之外国人在路障处的倩影,声称彼等教导本南人如何书写抗议标语,指他们唆使当地居民反对伐木。

虽然警方闻讯后已对外国记者进行查询,并声明不能一口咬定彼等为幕后策划人。可是,“可尊敬”的尼逊巴兰仍发布公告称要与幕后人面谈,言意之外就是叫他们所怀疑的搞事非政府组织现身。峇南德浪乌山(Telang Usan)的州议员利汉佐(Lihan Jok)则表现相对专业些,主张直接邀请本南领袖与当局进行对话,虽然他也声称不排除法国通讯社记者怀有其他动机,把原本善良的本南人教坏了。

各造图让本南人知恩图报

这些印刷媒体显然在“善用”所谓第四权来影响公众的观点,相关报章的舆论也连篇回应政要和伐木商的煽动论,呼吁本南人改变思维接受政府的发展政策,让出必须开发的森林土地,迁出定居在集中的地点,让政府提供他们教育、医药与其他基本设施的服务。

本南人用数码录像机也成为这些报刊津津乐道的主题,说他们不再是吴下阿蒙,也必然是富裕起来了;报导影射他们不应该是公众所可怜或关心的对象。又似乎在说内陆的居民怎能像城市居民一样用起高科技产品了。

伐木商屡称他们对待内陆居民不薄;时常给予交通服务,接送他们的儿女往返学校,护送病人去诊所,以及提供建筑材料等。俨然是对本南人行了大好的事,居民理应感激才对。有关公司发言人经还理直气壮地说本南人是伐木活动的受惠者,声称伐木商原无义务,其对当地居民的施给,纯是道德的考量。

总之,这些政府当局、政要、伐木商、媒体和警方的用意就是要本南人就范,叫他们拿去一些施舍的“恩惠”,乖乖接受政府的政策与献议,让伐木商及种植业者继续向内陆的边缘挺进,直到可开采的资源竭尽和可利用的土地全被财团开发为止。这才是一个马来西亚的和谐稳定,请非政府组织与外国环保团体靠边站就对了!

抗议黑手是本南人的肚子

至于让公众在森林消失相关的灾害来临时再来争吵一番,也无妨碍,反正国家财富与权力已牢控在政治与经济精英的手中,即便再坏的事件来临也不能动摇政权与社会的稳定性。相信煽动论者如果今天对弱势群体的遭遇保持沉默,并不能保证自己的将来在这种制度下,会不会变成弱势。谁知道洪水、烟霾之后,我们还要面对何种灾害。而气候变化又将为本地人民带来什么效果呢?别忘了森林是调节大气层之二氧化碳的重要功臣。

再者,森林一旦被转换为园丘将彻底摧毁当地本南人生计基础,如果说设路障有所谓幕后黑手的话,那就是他们的肚子了。尽管砂副首长陈康南和乌鲁拉让区国会议员比利阿必(Billy Abit)否认有关拉让江上游本南人因伐木活动而面对饥饿的报道,但路障或其他抗拒事件还会继续,即便是杜绝外国记者到访。除非政治人物与伐木商能改变他们的思维(mindset)用心去聆听原住民的心声和尊重他们的人权,而不是叫本南人去改变他们的思维,否则我们的国家与社会必然是文明不起来的。理由很简单,因为目前的森林开发方式缺少了公平的正义。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