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October 9, 2009

三思而后飞

【犀乡溪语/黄孟祚专栏】自从廉价航班引介以来,更多人可翱翔天空;亚航的口号正是“现在,人人都可飞”(Now Everybody Can Fly),“天空唯你所限”(The Sky Your Limit)。


工作在西马而家庭与田野研究又在东马,每年往返五、六趟,似乎是合理的事。去年年底亚航促销期,一口气买了三张马币零元的机票(当然得付机场税与燃料附加费)。这种迎合需要,又可促进东西马国民团结的服务,我们实在没有理由不赞扬亚航的经营方法,尤其是正当许多国民对马航感到失望之际。

这些日子以来,身边的同事与朋友,也都在谈论乘坐亚航到澳门,巴厘及曼谷等地旅游的乐趣。是的,较早前这些海外的胜地是遥远难及的,今天都变得近如毗邻,又付得起。看来,本区域旅行的风气很快就要赶上先进的工业社会。

如果有人现在指出,太多的天空飞行不是件好事,恐怕要大扫众人的兴。很抱歉,此文所要书写的正是如此。

现代的科技虽然把飞行的能源效率较40年前提升了七成,然而其不断增加的航班次数,正引起越来越多的环境关注。国际气温变化小组(IPCC)指出,在交通运输领域中,航空飞行所制造的温室气体占13%,即占人为总排放量的3%。

这些数据看起来不什么显眼,然而其潜伏的杀伤力却不可低估。一项估计显示,一人飞行的燃料消耗相当于地面用超过六辆汽车来载送同样的距离。何况飞机燃烧免税的高级辛烷汽油(High Octane Fuel),并将二氧化碳抛弃在大气层(一万公尺高空)最为敏感的区位。

再者,喷射机所排放氧化碳(NOx)又会形成臭氧。这些游荡在大气交流层的臭氧对弥补更高上空平流层的破洞,却心有余而力不足。可是其所造成的温室效应却是二氧化碳的二至四倍。

另一项计算指出,一架载满顾客的空中巴士A380 升空相当于地面排列14公里长的汽车开动引擎。预料今后20年,此类大型空中巴士数量将增加到1500架。而到时全球飞机总数会加倍到两万两千架。单空中巴士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就相当于五百万辆汽车,其总冲击力可想而知。

如果按“污染者付费”的环境管理原则,旅客必须对所排放的污染付出代价。今天因气温变化所酿成的社会与环境的破坏已越来越严重,污染者老想避开这项责任,在道德上说不过去。廉价航班所塑造的显然正是这种逃避责任的心态。这当然不是说我们都要支持那些因管理不当而必须让旅客付更高价格的航空公司,而是说选择飞行交通的人应为自己所添加的问题负责,例如交付环境税。

我们都知道今天许多有环保意识的人,正致力于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如减少驾车,调好适温空调,改换效率高的电器,不用喷雾剂(aerosols)等来缩小消费所造成的“碳足迹”(Carbon footprint)。可是随着廉价航班的增长,这些努力都要被抵消,而变得毫无意义。

在环境伦理的讨论中,哲学家认为基要的需求(vital needs)与非基要的需求有所分别。正如原着民社群的狩猎行动与休闲社群的打猎运动有所不同一般,空中旅行的性质应有所区分。当然对经济条件已大大改善的社会来说,休闲旅游也说成是基要的需求了。可是即便如此,在“有限”的天空空间中,约制仍然是必要的。然而,天空有如公用的厕所,除非政府施加管制,否则市场是做不到清洁的任务。

环保组织提倡采用电视会议(Video Conference),在荧幕前或通过电话联线开会,不必长途飞行集合在一处。国内及当地旅行或通过水路与陆路交通,在许多情况下,都可以达致远途飞行旅游所提供同样或更大的乐趣。可不是吗?我国的山洞,高山,雨林,海岛及海滩等景色未必较巴厘或曼谷逊色。我们观察到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有许多人跑遍了世界各地的旅游胜地,就是没有去体会本地许多独一无二的风景区。

朋友,当你下一次为自己或家人计划假期时,请三思而后飞!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